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会活动 > “保险与我的美好生活”征文活动
学会活动
2022-10-14 1488 文章来源:学会征文
吉林大学
刘佳宁
我梦见过那样的场景。
当我终于完成学业上的漫长奋斗,信心百倍去扮演我即将成为的角色——一个向上进取的年轻人,一个孝顺的女儿,甚至是一名母亲……我将在无数个明天中获得想要的一切,并且还将会有无数个明天等着我去经历……可是明天没有到,疾病先明天一步找上我。我在没有任何财富积累的时刻病倒了,此前毫无征兆,我亦没有察觉。
那一瞬间,我知道,那样的“明天”永远都不会到来了。我将面临人生中最尴尬、最难以度过的窘境——并非疾病的不可战胜,而是我的脆弱与贫穷。疾病在一瞬间拖垮了我和父母,难以承担的医疗费对一个普通家庭造成毁灭式的打击,将几十年的积蓄一扫而空。此前所有的愿景,都在这钱财如水般的流逝中消失殆尽——而后享什么清福?买什么房子?旅什么游?全家又要辛辛苦苦地工作,为我以后那孱弱的幸福努力地支起一片天……
于是,我惊醒。夜晚又暗又静,夏日的潮湿与闷热笼罩着我,仿佛置身于笼屉之中,睡衣已经潮湿了大半。再次躺下去后,便开始辗转难眠。
所幸那只是一个梦。可是为什么我始终难以安眠?
也许是我隐约意识到,梦不过是记忆的一种呈现方式。
我始终记得母亲和我说的那件事,一想起来就心酸难捱。那年我三岁,母亲被检查出子宫肌瘤,她告诉我,那是她四十多年人生中最崩溃的时刻。
我对病理上的知识匮乏得可怜,于是只能问道:“是很严重的病吗?”她摇摇头,“不是,切除就好了。”我说:“那就切掉啊。”她说:“可是,我没有钱。”
我瞬间苦涩无比。沉甸甸的东西压在肺上,我喘不过气来。
姥姥姥爷并非没钱,爷爷奶奶也并非没钱,真正没钱的只是母亲一人而已。她与爸爸闹僵,带着我跑到外地,从未想过疾病的打击突如其来。她放不下还没有懂事的孩子,也放不下养家糊口的工作,更没有钱去做手术。母亲一生要强的人,蹲在医院门口放声痛哭,被迫在病痛的折磨下去四处奔波借钱,因疾病而不堪,因贫穷而不堪。
十几年后,当大学的医疗保险为我抵消医疗检查的大部分费用时,我总会想起母亲的经历,并逐渐意识到,原来,将一个人逼上绝路的不是疾病,而是厄运突如其来,你却手足无措。
六月,正当壮年的小姨父突然病倒了。剧烈头痛,呕吐不止,病发时毫无征兆。去医院一查,是脑部的问题。为了找准病症,做了一系列的检查,从各种CT到脑血管造影,最终诊断为特发性颅高压,又前前后后引发了数个其他疾病。检查、住院、手术,钱像烧着了一样。但他们的情况比我母亲好太多了。小姨和小姨父都是高中老师,平时手里能余出闲钱来,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则帮他们报销了大部分的费用。原本加在一起近十万元的医疗费,最终他们自己支付的只有八千多。
小姨和我说,当时没有买重疾险,不然那些加急的检查和进口药都能报销。她还笑着说小姨父不相信保险,除了单位的基本保险外,什么都不买,这回却被保险救了命……
林林总总,不过是劫后余生轻松的唠叨,我没有再仔细听,而是神游到了别处。一个声音始终在问着恐怖的问题——你呢?你的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个体户,他们有没有买保险呢?你们会不会遇见这样的疾病?你打算怎么办呢?
我当即一个电话打回家里,仔细询问父母的保险情况。所幸他们都按时交了社保,父亲在外开车,甚至还买了重疾险以防意外。听闻后,我长舒一口气。
在小姨父没有病倒之前,我还觉得这些东西离我很遥远,可是我忘记了我正是社会里的一员。这社会中的一切,不过是无数个我的集合。于是我问自己:如果每一个人都将面临必死的命运,那么我们又以何理由来逃脱病魔缠身?
我暗下决心,无论如何,我都会交上一份保险。当我垂垂老矣,或是遭遇横祸,或是疾病缠身时,我不会再窘迫难堪,也不会再担心会不会拖垮整个家庭。
我从来不相信幸运,我只相信那些支撑在我身后的实实在在的东西,只相信在绝望时候的雪中送炭,只相信在至暗时刻必定燃起的火光;我没有那种力挽狂澜的力量,于是选择一种踏实的寄托。它让我在崩溃的边缘尚有一处落足之地,让我面对必经的苦难时,仍有那么一丝底气——因此,那些噩梦,那些对疾病和死亡的担忧,也逐渐变成一种勇敢,一种坦然。